你好,我是《印·像》 | 新侨校刊创刊号正式发刊

又是一个春天,站在窗前,看黄花风铃木开得正恣意,心里像有颗种子在疯狂地发芽,就像是《印·像》给我的感觉——蛰伏,而后生生不息。


从2022年底开始准备,新侨校刊《印·像》的创刊号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世间上很多美好的事物,并非触手可及,经过了时间的酝酿和打磨,等待的结果会显得更加珍贵,《印·像》的诞生亦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如果要做一本校刊,那就不能只是校刊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纸媒逐渐没落,新媒体和碎片化信息当道,还有多少人愿意静心静气地坐下来进行一场深度阅读?


在策划之初,我们也在思考校刊存在的意义,如果只是学校动态的合集,那么,其实读者已经可以从学校服务号、新侨黑板报、网站以及新侨教育说了解到各种讯息。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


SCAers从五湖四海来,因同一个理想齐聚在这里,于是有了黄墙红瓦的故事。一张张面孔,一个个瞬间,不就是“印”与“像”吗?


我们的想法逐渐清晰,传承新侨的精神、思想和理念,让更多的老师、学生在这里进行思想的交流,这便是《印·像》诞生的重要意义。


借用创刊词里的一句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相信,《印·像》将帮助我们去思考并处理当下、过去与未来的关系。那些承载着情感和记忆的文字,终将成为滋养这所学校生长的土壤。


那就正式打个招呼:你好,我是新侨校刊——《印·像》


从狮城到羊城,从华中到新侨

作为创刊号,本期校刊意义非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创刊词」部分,我们将看到,学校董事会的两位董事翁文炳(ANG Boon Peng)先生和黄嘉熙先生带来对《印·像》由来及使命的诠释,这本薄薄的杂志所承载的是不仅仅是有力量的文字,还有新侨人的理想。


《创刊词》 

文/ANG Boon Peng


校刊《印·像》 

文/黄嘉熙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前行的路上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我们为何而来,继承了什么,又将播种什么?在「发刊词」部分,新侨学校教育督学潘兆荣先生及新侨学校家校共育委员会主席姚震先生将作为引领者为我们细细讲述传承、接力与合作。


《合力打造优质家校共育文化》

文/姚震


《华中精神的传承与接力》

文/Dr Hon Chiew Weng


新侨是一座“有历史”的新学校,她承袭了百年华中的基因与嘉庚精神的血脉。所以,如果要讲新侨的精神内核,一定离不开这几个关键词:陈嘉庚、华中、中新融合......本期重磅的「封面故事」,新侨学校董事会董事黄嘉熙先生及新侨学校执行校长黄芳芳女士分享了他们的理解。


《陈嘉庚与华中》 

文/黄嘉熙


《走一条中新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文/王芳芳


成为发光的人,照亮别人,温暖自己,这是新侨教师最真实的写照,他们来自世界各地,长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各个学科的佼佼者。在「师说」的栏目,来自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老师将各抒见解,有教学所思、育人心得,也有成长分享、人生故事,相信他们的文字一定会给予你启发和动力。


新侨荣光,少年担当。在新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我们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文学、体育、科技....每个孩子都可以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欢迎来到「新侨少年派」栏目,在这里我们收录了同学们的人物故事,他们当中,有的是学生领袖,以其言行引领同侪;有的活跃于体育运动中,用行动去诠释体育精神;有的沉浸在艺术当中,成长为一个个独立而自由的灵魂。


▪ SCA第二届学生领袖正式就职

▪ 当我们谈体育精神时,我们谈些什么

▪ 艺术的使命不仅仅是在传达美


从筹建办校到今天,已经是新侨的第四个年头,学校建设动工时仍是一片黄土,如今则已有数百位学生在校园内嬉闹和学习。这样一个国家级教育合作项目是如何落地知识城并发展壮大?在刊物的最后,我们呈上「新侨印记」和大家细数新侨的成长瞬间。


▪ 新侨创校纪

▪ 新侨元年

▪ 新侨新学年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2 SCA
备案号: 粤ICP备2022033544号
>